岭南明珠体育馆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路,于2004年4月动工,2006年6月建成。岭南明珠体育馆占地22.3公顷,总投资5.5亿,由日本株式会社环境设计研究所设计,整个体育馆最多能容纳9500多个观众。建筑物由主体育馆、训练馆、大众馆以及全民健身广场组成。其中,主体育馆、练习馆、大众馆通过3个穹顶体连为一体,优美的圆弧外形像三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主馆直径128.4米,高度35.48米,副馆直径78.4米,高度26.4米。佛山岭南明珠体育馆的设计主旨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一下。
人性化设计 岭南明珠处处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大型通风口、电动百叶窗和自动调温系统,都对室内的气温进行及时调节。
出入口和洗手间的设置都非常讲究。比赛馆、训练馆和大众馆之间,用多条流线型的天桥和走廊连接,有10多个出入口,观光电梯就设置在三个场馆中间,在里面能看清场馆通道的走向;而每个门口附近,都会有洗手间,仅是在比赛场馆,就有12个;走廊还将设置多个便民座位,要等朋友的观众,就不用站着等了;另外,体育馆还设置了残疾人专用的通道、座位和洗手间。
连续的穹顶结构古朴典雅 该体育馆研习了国际上最新研究成果,采用连续的穹顶结构方案;此外钢结构工程的结构形式在全国也是首创,其施工难度之大,完全不逊于北京奥运会的“鸟巢”。独特的建筑形象,充分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表达现代体育建筑形象,以合理的结构形式满足建筑功能的实际需求,融技术美学和建筑美学于一身,使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成为佛山的亮点。
主体育馆的穹顶结构设计着眼于彻底追求力学的合理性,改变以往穹顶是拱的旋转体方法,纠正为水平环的集结体,顺应了新电脑技术不断发展的成果;另外,它配置了支持水平环的支柱和外侧的斜杆,决定了穹顶的稳固性,在抗震或风压的偏载荷中取得平衡。
现代化体育馆 岭南明珠体育馆作为2006年广东省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可适应多种功能的使用要求和可经营性,在满足对专业体育项目服务,比如国际、国内重要单项体育比赛、日常训练的基础上,还可以面向社会,作为市民健身、演出、展览以及商贸集会的场所。它既顺应现代体育馆“以馆养馆”的国际趋势,增强体育馆的自身经营能力,又能发挥体育馆对社会的贡献作用。下面介绍一下岭南明珠体育馆的主要场馆。
主场馆介绍
作为岭南明珠核心的主场馆,占地面积达3500平方米,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建筑,可容纳8000多名观众,是举办国内外大型赛事、大型文化演出的不二之选。
主场馆严格按照各项国际标准进行布局规划。舞台灯光、室内采光系统、主席台、电气控制室等的位置都作了合理的安排。在人流疏散上,按不同人群分别设有贵宾、媒体、运动员专用休息室及通道,实现合理的人群分流;观众席按东西南北设置多个出口,保证了大量观众的安全疏散。在看台设计上,采用360度环绕的可伸缩性阶梯式座椅,保证观众在不同角度都能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之余,还能按实际需求灵活调节空间。另外,主场馆还设有残疾人士专用通道,为残疾人士提供了无障碍的观赏环境。
主场馆设备齐全,智能灯光系统、平板式大屏幕‘智能软件配套系统等一应具备,尽显国际标准大馆的魅力,2006年广东省运会、2006年/2007全国体操冠军赛、2010年广州亚运拳击赛也曾在此精彩上演。
内场面积:50x70米(活动座位全部收起时),48x33米(活动座位全部打开时)
观众座位:8319个。其中活动座位3064个
电子屏幕:长12米,高5米,共2个
设备设施:智能灯光系统、音响设施、平板式大屏幕、包厢、便利店、体育用品商铺、贵宾室、运动员接待休息区域、智能软件系统及其他配套系统等。
训练馆介绍
训练馆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的建筑,固定的阶梯观众座椅分列场馆两侧,电子屏幕、灯光系统、专业音响设备完善,完全不亚于主场馆的设备条件。
训练馆平日作为青少年培训、羽毛球场地对外开放,遇重大赛事时可作为主馆铺助为运动员提供热身、练习的场地。保养良好的优质木地板以及充足的运动空间为在此进行训练运动的比赛团队、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运动环境,同时实现了“以馆养馆”的目的,使训练馆的资源获得充分利用。
由于训练馆的面积是主场馆的一半,观众座位的安排集中在场地两侧,因此适合各种小型的体育运动赛事、文化展览、企事业单位年会等在此举办。
内场面积:45x35米
观众座位:920个
电子屏幕:长12米,高5米
设备设施:智能灯光系统、专业音响设施、便利店、运动员训练休息区、智能软件系统和其他配套系统等。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